[视频]大型系列专题片《薪火相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

作者: 时间:2022-12-30 点击:[]次

节目介绍:大型系列专题片《薪火相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节目以当下视角重温历史,展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丰富馆藏及其承载的光辉历史画卷。节目依托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地等纪念设施,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开启崭新时代的故事。深入解读了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等系统反应了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对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具有重要意义。《薪火相传》共40集,每集40分钟。201911月播出第一批11集; 202212月推出第二批29集。


1 《建党伟业》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19年巴黎和会给中国带来的外交屈辱激发了青年学生大规模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2 《建军大业》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178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进行了举世瞩目的沙场阅兵,展示了人民军队最新的建设成就。火红的军旗迎风飘扬,金色的五星和“八一”二字闪耀光芒。人们不禁要问,今日长城何以巍峨雄壮?这支人民军队又是从何处走来,传承了怎样的红色基因?


3集《日出韶山(上)》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湘江中游,湖南省湘潭县,曾走出一位少年,他从韶山冲出发,走过湘乡,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壮怀激烈,改造中国的征程。这位少年就是毛泽东。湖南是毛泽东革命事业的起点,也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韶山毛泽东故居湘乡东山学校湖南第一师范,见证了他风华正茂的成长轨迹,勾画出一代伟人波澜壮阔的人生。


4集《日出韶山(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49101日,56岁的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重的湖南乡音高声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喊声从北京响彻中华大地,传向世界,欢聚在广场的30万人见证了这个古老国家从鸦片战争之后的屈辱中走来,挺立为一个崭新的中国。正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带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5集《井冈星火(上)》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巍巍井冈山,云海翻腾,山峦叠翠,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它被称为“天下第一山”。九十多年前,毛泽东、朱德等一批年轻的共产党人在这里保存革命的火种,用鲜血和生命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批时代精英为什么能在这山林里坚持斗争;是什么精神支撑那一代革命者愈挫弥坚,最终迈出夺取全国胜利的第一步。今天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踏上被誉为“中国革命摇篮”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井冈山。他们都在寻找着答案,瞻仰拜谒那些千秋不朽的民族魂。


6集《井冈星火(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928年秋,井冈山茅坪八角楼,在一盏青油灯下,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不朽之作。文章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刺破浓重的黑暗,照亮革命的前途。


7集《会师将台堡》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93510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的陕甘支队途经六盘山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它记述了红军长征时在这里留下的一段不平凡的红色脚印。


8集《雨花英烈》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英雄精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崇和倡导的。巍巍钟山春常在,郁郁青松掩芳丘,他们没有看到胜利日绽放的焰火,没有听到共和国成立时高鸣的礼炮声,却把年轻的生命化作信仰的力量,留在了雨花台。“雨花英烈”把雨花台作为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把革命的信仰传入年轻一代的血液与生命里。


9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西柏坡,曾经是滹沱河畔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70年前,由于中共中央的入驻,这里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探访河北平山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通过对基地展陈文物、文献资料、亲历见证和展教活动的全面展示,再现中共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风貌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清晰的历史脉络。


10集《铸剑为犁》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金银滩草原,芳草如茵,溪流潜行。1939年秋王洛宾来到青藏高原这个流金淌银的牧歌之地,一首家喻户晓的传世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由此诞生。然而1955年,这片方圆1170平方公里的美丽草原,却从中国地图的标注上神秘消失了长达37年之久。196410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空域成功爆炸,然而当这个消息传到青海湖畔的金银滩时,许许多多的“草原人”竟然不知道如此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是自己亲手制造的。1995年退役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金银滩青海原子城,帮人们解开了隐藏了许久的秘密。


11集《海上丝路》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和亚非各国先民共同开辟的海上贸易和人文交流大通道。它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承载着相距遥远的人们友好往来的梦想,见证着人类绚丽多彩的文明。泉州古称“刺桐”,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从南宋到元朝有“东方第一港”之称。它连接着古代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不仅有货物的互通有无,更有文化的融合共生。


12集《星火燎原》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始建于1848年。192912月,在这座古朴肃穆的宗祠里,召开了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纲领。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光辉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经风雨洗礼,古田会议仍然激励着后人。


13集《突破封锁》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于都,地处中央苏区腹地,一条蜿蜒大河,承载着于都人民无私奉献支援红军的鱼水之情。当年,段桂秀嫁给了王金长。婚后不久,王金长就跟随红军离开了家。1953年,当地政府送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段桂秀不识字,别人告诉她,金长哥哥的行踪是“北上无讯”。

14集《历史转折》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遵义市老城子尹路,遵义会议纪念馆就坐落于此。毛泽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亲笔题写“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在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6393日,毛泽东在会见印尼外宾时意味深长地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15集《四渡赤水》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赤水河,出自云南,流经滇、川、黔三省交界处。红军四渡赤水的辉煌战史就记录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在这密如织网,瞬息万变的行军过程中,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灵活变换作战方向,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创造了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战争史上的奇观。

16集《铁索横江》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四川省中西部地区,一条大河奔腾千里,这条河名为大渡河。跨越大渡河这一天险,成为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由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悬空的铁索,向着对岸突击。大河滔滔,革命先辈的伟大牺牲精神永不消逝。


17集《力同心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石鼓镇因镇上一面鼓状石碑得名。当年就是在这里,贺龙召开了渡江大会,宣讲了革命道理。贺龙还根据当地风俗,用马鞭奋力敲击石鼓。随后,金沙江畔的各族百姓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帮助红军渡江的队伍之中。


18集《奠基陕甘边》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陇南山区有一个叫哈达铺的地方。1935918日,中央红军长征来到了这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邮政代办所,从那带回了几张旧报纸。毛泽东看完报纸,在一次会上高兴地说:“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开辟创建的陕甘苏区,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地。


19集《洪湖赞歌》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响遍了大江南北。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由周逸群、贺龙、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建立的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开创了水上游击战争的范例,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20集《红色金寨》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架水冷马克沁重机枪。苏家埠战役中,年仅19岁的洪学智扛着它冲锋陷阵。金寨县曾走出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位于大别山腹地的红色金寨,一热土一魂,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21集《圣地延安(上)》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9351019日,中共中央率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然后继续向东,在甘泉县象鼻子湾,毛泽东冒着大雪发表了讲话,宣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7113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机关由延安城的北门安定门进入延安。从此延安就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革命圣地。


22集《圣地延安(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359旅的官兵们高唱着“一把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为根据地奠定了物质基础。


23集《巍巍太行》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40年底到194111月,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的生产日夜不息,年产量可以装备16个团。日军为了摧毁这座兵工厂,纠集了重兵向黄崖洞扑来。司号员崔振芳把守南口,他居高临下,投出近百枚手榴弹,最后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创造了凭险据守、以一当百的骁勇战绩。


24集《抗联英雄(上)》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位于哈尔滨一曼街上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曾是伪满哈尔滨警察厅。193511月,赵一曼在与日伪军的一次战斗中被俘。九个月的时间,赵一曼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日本人决定处死赵一曼。最后的时刻,她给心爱的儿子写下了这封遗书:“宁儿,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25集《抗联英雄(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94110月,赵尚志带领由5名战士组成的小部队,开展游击活动。趁赵尚志不备,特务刘德山开枪击中了他的腹部。赵尚志身负重伤后,被日军逮捕。赵尚志面对审讯的伪满警察说道:“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在重伤8小时之后,赵尚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壮烈殉国,时年34岁。


26集《国殇铁证》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我不想让那么多人的生命从此灰飞烟灭。”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女士,她撰写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于1997年在美国出版,是她第一次让西方人翔实了解了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历史真相。书中引用了大量中国、日本,以及来自英国和美国等亲历者的资料,其中就有《拉贝日记》。


27集《红旗不倒》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万泉河畔,193151日,红色娘子军在这里诞生。1932年秋,娘子军连2班的10名女战士,在掩护红军撤退时,同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在马鞍岭阻击战中,红色娘子军用热血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8集《辽沈战役》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这是辽沈战役纪念馆收藏的一枚“毛泽东奖章”,拥有者是有着“塔山英雄”之称的程远茂。塔山阻击战中,面对敌军像下冰雹一样的炮弹,1排构筑的工事被打塌了,唯一的重机枪也被打坏了,在指导员程远茂的指挥下,1排一共打退了9次进攻。4纵始终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了塔山,没有丢失一寸阵地,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战例。


29集《淮海战役》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在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人民支前厅里,有这样一本泛黄的日记:“在严冬季节,支前民工长途跋涉,夜以继日地用扁担挑、小车推、大车拉、马驴驮等方法把粮、弹运到前线。”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起,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写就的一部壮丽史诗。


30集《平津战役》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北京、天津,70多年前,共同经历了一场平津战役。天津地下党员麦璇琨,利用在绘图室工作之便,完成了对天津市城防图的绘制。1949114日,东北野战军向天津守敌发起攻击,各部队迅速突破城防,29小时攻克天津。1949131日,傅作义部主力全部移出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31集《渡江战役》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21629日,中共中央授予马毛姐“七一勋章”。马毛姐,一等渡江功臣,在渡江战役中,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六次横渡长江运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是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渡江战役中,大约300万民工义无反顾地支援前线。“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气魄,时至今日依旧激励着华夏儿女勇立潮头。


32集《建国伟业》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49101日,天安门因为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举行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伴随军乐团演奏的《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天安门的形象被设计进国徽的图案之中,在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之际,新制成的国徽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33集《千秋红岩》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宁死不屈,凝结成红岩精神。1949107日,被关押的罗广斌得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向大家提议做一面五星红旗。狱中绣红旗的情景,还被罗广斌写进了小说《红岩》中,成为经典场景。


34集《草原赞歌》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23年秋天,乌兰夫等蒙古族青年怀着为民族的前途而求知的愿望,来到蒙藏学校,开展蒙藏学校的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早期实践,后来,组建了一支以蒙古族青年为主的抗日武装。19475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乌兰夫用他的胆略与才华,完成了党中央交给他的任务。


35集《抗美援朝(上)》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5010月,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麻扶摇,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周巍峙看到这首诗很快谱出了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经问世,火速传遍神州大地。


36集《抗美援朝(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20928日上午,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隆重举行。70多年前,由优秀中华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37集《雪域巨变》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51年,遵照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和“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指示,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以及各族民工先后开始了康藏、青藏两条公路的修筑工程。张福林当时在小炮班负责爆破作业,他摸索出了一套在冰雪中更高效地爆破岩石的方法。但不幸的是,1210日,他在检查岩壁时被一块落石砸中,再也没有醒来。在进藏路上,平均每一公里就倒下一位战士,2000多名筑路英烈长眠于此。


38集《铁人丰碑》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60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在东北荒原上打响。会战中,为了压住井喷、保住油井,铁人王进喜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1205钻井队的队员们也纷纷跳了进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搏斗,井喷终于被制服。“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辽阔的松辽平原上久久回荡。


39集《公仆初心》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这是焦裕禄生前在兰考办公的藤椅。1964年春天,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了。为了早日根除“三害”,他总是拖着带病的身体,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为了减缓肝病疼痛,焦裕禄总会找一根硬东西顶住肝部,时间长了,他坐的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焦裕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40集《走近雷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这幅油画再现了雷锋乘火车出差时,一路上助人为乐的生动场景。群众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19628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3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乐山师范学院巡察工作办公室(机关党委)  电话:(0833)2271604  邮箱:xuncb@lsnu.edu.cn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乐山师范学院弘毅楼216  邮编:614000